
近日,美国某高校通过3D打印技术研发了一款软体机器人,可以克服环境障碍在在不平坦表面行走,未来或可用于危险地形环境的搜救等工作。
据悉,3D打印即通过计算机构造立体打印模型,连接打印机实现粉末材料的分层打印,最终打印出与模型误差很小的3D实物,最大优点是成品精确度高,应用于军事、医学、航天、工业等多个领域。而软体机器人则是模仿昆虫等的身体构造,采用柔韧度高的硅胶等材料,制作出可以空气驱动的可折叠机器人。3D打印精确度高,可以让软体机器人更好的模拟生物结构。将3D打印用于制造软体机器人,可以直接在计算机上设计模型,实现多种材料和复杂结构的打印,大幅度节约制造软体机器人时间和成本。
研发人员表示,这款软体机器人共有四条腿,腿部内含三个橡胶打印的充气室,这些充气室可以达成平行制动。通过向一个腔室填充气体,同时另两个放出气体,从而实现机器人腿部的弯曲动作。3D打印出的机器人腿部具有很高的灵活性,通过控制腿部充放气的顺序和总量的不同,可以完成行走和爬行之间的状态转换。这款软件机器人可以突破地形的限制,在崎岖地形环境中也能行动自如,并且由于软体结构与人类交互更安全,未来可以用于危险环境的信息传递和搜救工作。但现阶段研发工作还在深化中,需要将复杂结构集成到机器人内部,实现机器人更远距离的行走。
笔者认为,将3D打印用于机器人制造是很具创新精神的做法,一定程度上来看,实现了3D打印和软体机器人两项技术的相互促进。任何一项科学技术都不是孤立存在的,通过技术间合理的融合和应用,或能同时实现多个技术的协同发展。
本文作者为科技魔方编辑亮晨;关注未来科技及tmt产业。作者微信:Turchen,欢迎沟通交流。
免责声明:科技狗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yzl_300@126.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