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为了减少与发达国家在科技与经济上的差距,社会发展对理科人才的需求一直高于文科人才,我国高校文理科人才输出不均衡也成了一种普遍的现象。
传统教育模式下,一般在高一左右就会进行文理分科,学生可以处于兴趣或其他因素选择文科或理科。但由于市场对于文科生、理科生的需求不一样,同时二者的就业方向也有较大差异,导致分科后往往理科生是文科生的数倍。即使近年来不少省市开始推行高中文理不分科,但实际上学生在大学专业选择上仍需选择文或理两个不同的大方向。因此短时间内市场上文理科人才不均衡的现象不会改变,因为大多数人理科生更好就业的认知实际上并未改变。
但相关专家表示,人工智能的应用或许会改变文理科生的就业格局和人才比例。
理科对科学与技术的发展意义重大,文科则关系着文化与艺术的进步。人工智能作为理科研究的产物,其主要特点是记忆运算能力强,应用方向自然是偏向理科的。虽然我们一直强调人工智能只会取代重复性高的简单工作,但实际上人工智的方向与理科生的能力有一定的重合性,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这个重合性还会不断加大,其应用将会一定程度减少理科生的就业机会。相比较而言,人工智能不具备人类的智慧和感情,无法在文化艺术方向有所作为,所以对于文科生的就业并无不利影响,或许未来高校将有更多的文科人才产出。
笔者认为,对于一个国家来说,长远眼光来看物质层面和精神层面的繁荣同样重要,也就是说理科人才和文科人才都将在不同方向为社会发展做贡献,国家的繁荣富强需要不同人才的分工更需要合作,所以人工智能的应用对于就业格局和人才比例的改变或许是件好事。
本文作者为科技魔方编辑亮晨;关注未来科技及tmt产业。作者微信:Turchen,欢迎沟通交流。
免责声明:科技狗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yzl_300@126.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