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快讯>正文
  • 助力健康中国行动 华大基因等社会力量成疾病防控生力军

  • 2021-09-14 09:49:19
  •   9月7日,“新时期疾病防控体系建设暨出生缺陷防治研讨会”在京举行。上海市卫生和健康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许明飞、中国妇幼保健协会副会长宋世琴、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副院长陈英耀、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北京妇幼保健院副院长吴青青、华大基因总经理赵立见等十余位来自研究机构、高校、医院和企业的专家学者、行业代表,就如何加强疾病防控体系建设和出生缺陷防治展开了深入探讨。

      当前,由于老龄化程度进一步加深、慢性病持续较快增长、新发传染病不断出现等因素,我国仍面临多重疾病威胁并存、多种健康影响因素交织叠加的复杂局面。

      在此背景下,与会专家学者表示,要组织社会力量参与疾病防控。其中上海市卫生和健康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许明飞就指出,包括健康科技企业、各类社会组织等社会力量,已成为目前疾病防控体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整个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过程中,可以看到社会力量的组织动员对疫情防控起了很重要的作用。”

      对此,华大基因总经理赵立见表示认同。在新冠肺炎疫情肆虐之际,由华大基因推出的高通量核酸检测实验室——“火眼”实验室,就是政府动员组织社会力量参与新冠疫情防控的积极尝试。

      赵立见介绍道,2020年初,新冠疫情暴发初期,华大第一时间研发出了新冠病毒的核酸检测试剂盒,并在武汉建立了第一个“火眼”实验室,把当时华大基因在武汉的核酸检测通量,从每天只能检测几百例,提升到每天能检测万例样本。到今天,如果采用混样的方式,单个“火眼”实验室每天的检测能力最高可以达到上百万例。

      除此之外,肿瘤筛查、出生缺陷筛查等,也是华大运用基因检测技术参与疾病防控的重要途径。以出生缺陷早筛为例,华大的无创产前基因检测,2014年第一个获得原国家食药总局医疗器械许可。“截至今年6月底,我们已经提供了无创产前基因检测超过940万例。”

      近年来,国家对疾病防控相关问题作出了一系列重大安排:《“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坚持预防为主,改革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和《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也都明确提出要显著增强重大疾病防治和健康产业发展的科技支撑能力,促进以治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变;规划纲要特别还提到要加强出生缺陷综合防治,构建覆盖城乡居民,涵盖孕前、孕期、新生儿各阶段的出生缺陷防治体系,提高妇幼健康水平。相信在华大基因这样的社会力量的积极参与下,上述国家战略规划目标和行动指南将得到快速有效的落地。


    免责声明:科技狗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yzl_300@126.com

    延伸阅读:

  • 武汉:五一未至旅游先火 麦德龙自有品牌悄然热
  • 网御星云荣膺行业信息化数字政务创新成果奖
  • 中企通信数据科学与创新团队 荣获“第三届阿
  • 科技与自然共生长 COLMO携例外开启高端衣物
  • 助力构建全民终身学习型社会 量子之歌领跑成
  • 双“展”齐上!中广亮相山西供热展、河北教装
  • 沈阳年轻人消费更理性 麦德龙自有产品受认可
  • 第五届中国金融年度品牌案例大赛圆满落幕, 联
  • 智林机器人亮相第32届广州国际大健康产业博览会
  • 行车记录仪存储卡如何选 耐久防护容量速度都重要
  • 吸尘拖地两用 扫拖一体机会是扫地机器人发展方向
  • 500GB和1TB不同容量的NVMe固态硬盘:性能相差为什么
  • ChatGPT4.0 来了,远传科技如何助推场景化落地
  • Yeelight易来推出子品牌“凌动”,全面渗透用户智能
  • 讲真周年庆典活动在京举办 商羽荣获年度优秀讲师
  • 光启,来自未来 改变世界------光启技术研究报告
  • 主编推荐 ...
  • 东来也孙道军:不是每一只国潮鹅,都可以叫“鹅小天”...

  • TCL携智慧科技产品重磅亮相,UDE成“最佳Show场”...

  • 美的洗衣机与联合利华达成战略合作 共领未来家庭洗护新生...

  • 今日焦点
    滚动新闻 ...
    新闻排行 ...
    关于我们 |   科技狗简介 |   法律声明 |   广告刊例 |   联系我们
    © 2014-2020 科技狗版权所有   E-mail:yzl_300@126.com
    科技狗 |  techdog.cn  |   粤ICP备202007686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