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点3:OA业务面临To C的直接竞争
OA产品具有“中国特色”,国外的OA系统很难适应中国式管理,这原本应该给了国内厂商充足的市场空间,基于SaaS的移动办公也确实在快速发展。但是,作为To B的企业级服务产品,随着钉钉等的入场,不得不直面To C巨头的竞争,像钉钉这样不计成本的投入,也让上文SaaS能够成为“洼地”的基础之一——“规避To C市场激烈竞争”荡然无存。
由此看来,ERP才是SaaS企业级服务最应选择的服务内容。同时,SaaS还具备自身的优势,那就是随着时代的进步,每个企业都要购买光碟、架设ERP软/硬件系统的古老方式逐渐失去了市场,SaaS这种一站式服务更容易得到认可。调研数据表明,国内91.8%的企业开始接受SaaS。
SaaS厂商要玩好云ERP,不是那么容易
看起来,对于专业从事SaaS的厂商而言,认识到ERP才是企业级服务蛋糕中最大的那块,并不是什么难事。然而到目前为止,真正对外宣称自己是基于SaaS的通用型云ERP,目前笔者仅看到iWorker工作家一家,原因还在于ERP本身是一件很专业的事,不论是SaaS做云ERP,还是ERP上云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1、SaaS初创企业普遍存在走捷径的想法
大多数SaaS初创厂商都没有能力提供对专业性要求极高的ERP产品,这个门槛对他们而言太高,在互联网挣快钱的氛围下,许多公司更喜欢用“小而美”的产品来验证模式,做标准化产品。
其背后的逻辑很简单也很令人叹息,那就是省下研发的钱来补贴营销,以市场扩展来掩盖产品的不足,获得快速收益,至少不用那么辛苦。而企业级市场的客户同个人市场完全不同,是非常理性的,To C市场规模代表一切在这里行不通,销售阶段蒙混过关,产品不好最终会被唾弃,这也是前文所述市场的反馈相当消极的原因,以这样的心态去做云ERP更加不可能。
2、传统ERP企业转型上云需要时间
近来,ERP老牌厂商纷纷转型云服务,但“船大难掉头”的问题或多或少存在。ERP体系本身十分复杂,要把原有的产品线马上转换成互联网架构,绝非一朝一夕能实现。
现在市场上号称“云ERP”的产品,多数是把传统产品往浏览器上一搬,改变一下用户的使用场景而已,离SaaS这种一站式、多租户的在线租赁模式可能还有点距离,背后的架设逻辑、成本支出、使用便捷性都没有得到太多优化。不过,只要给予足够多的时间,传统ERP企业凭借自身强大的技术积累,只要认真做下来,在云ERP方面取得成绩是早晚的事。
3、点燃云ERP市场只靠传统SaaS还不够
传统ERP服务本身的实施成功率也只有10%~20%,作为一种企业们都更加认可的ERP新载体,SaaS必定能够提升实施的成功率,但更重要的是要能同时解决ERP遗留的关键问题:通用型与个性化匹配的矛盾。
在不多ERP实施成功案例中,企业做好前期咨询与调研、选取适合企业特点的 ERP 管理软件并进行适用改造是共性的做法,翻译到云ERP服务提供者这边,就是SaaS厂商要在产品通用型和用户需求个性化之间取得一致,既不能全盘个性化造成成本的直线上升,又不能守着通用型产品不变,流失掉重要客户——越重要的用户对个性化的需求越强。
业内,前文提到的iWorker推出的iWorker Tools就旨在解决这一问题,通过云端提供一个面向服务架构的、通用型的底层平台,包含可视化配置工具、外部API接口、HTML5集成应用、开发和分包应用等一揽子解决方案,任何云ERP用户都可以在通用型平台上进行简单的自由模块配置,调用服务流,实现独立、个性化的部署,既满足用户个性化需求,又保证厂商利润,取得了不错的效果。这是云ERP解决ERP遗留问题的可行案例。
总之,云ERP无疑是SaaS重整旗鼓该有的方向,首先吃螃蟹的iWorker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传统ERP厂商也在纷纷跟进。可以说,云ERP不仅是iWorker的机会,也是整个SaaS行业给投资人一份满意答卷的机会。
免责声明:科技狗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yzl_300@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