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口年年有,但这一轮一开始大多数都是陪跑者
百团大战、垂直电商、智能手机、大数据、打车、P2P、O2O、VR/AR、直播、共享单车、区块链,在过去的数年里创业者跟随者资本的视觉不停的转变赛道,追赶风口,热钱的涌入造就了一大批一大批的投机者,而在这些典型的资本风口,无论是投机还是务实,成功者背后都存在着极大的运气加成,但在智能音箱领域这条赛道却明显的有很多的不同。
自亚马逊2014年发布Echo产品以后,奠定了这一市场的小玩家一开始就是陪跑的命运。从各大玩家的对比来看,包括亚马逊、谷歌,百度和阿里都有着很多的共同点,首先都是平台型企业,其次这些玩家大部分主营业务主要集中在线上,尤其在硬件业务上很少涉及,除了亚马逊图书业务撑起来的kindle,谷歌全线发展之外,阿里和百度则几乎在硬件层面是空白的,除了平台型与线上为主营之外,这三家还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三者均为云计算领域的重要玩家。
当然这样的对比结果并非偶然,而是托起智能音箱市场的必然选项,这背后的逻辑我们会在第三部分深入分析。而之所以说这一领域的小玩家一开始便难以逃脱陪跑者的宿命,除了以上提到的巨头的三个共同点,其中还有巨头快速切入锁死了这一领域的竞争格局,并且在市场培育和快速普及能力方面也显示出了巨头效应。
数据显示,到今年年底,全球智能音箱市场销量将接近甚至达到3000万台,相比去年销量年增长5倍以上,值得玩味的是这一市场由亚马逊、谷歌、阿里巴巴等互联网巨头玩家主导,在今年有望占到90%以上的市场份额。
比如喜马拉雅的小雅,联想、酷狗、出门问问、京东与科大讯飞的叮咚难免成为陪跑者,首先从产品形态上来看,目前来看只能成为冲起智能音箱销量,培育市场的陪跑者,因他们只是赶上了产品生产的速度,但在战略逻辑上远远落后于巨头们,或者说对于这些小玩家来说,这样的产品线似乎并没有存在的必要,因为毕竟是一个烧钱的行当,比如马云和亚马逊都能瞬间在促销节砸进数亿的营销费,更关键的是如果只是一个简单的工具型硬件,甚至只是一个高端的玩具,华强北无疑也是一个极强的竞争对手。有人说,“在深圳市南山区方圆一公里的范围内,就有超过100家智能音箱制造商。”
至少,京东已经给了行业教训,在国内,京东与科大讯飞率先布局,一鸣网援引界面报道,据一位接近灵隆科技的语音解决方案服务商公司负责人透露,在京东内部,“刘强东对此事非常重视”。当年京东为灵隆科技注资 4500 万人民币,占股 45%。根据公开数据显示,今年叮咚音箱及其合作产品累计销量已经突破 100 万台。但不只一位智能音箱从业者对顶楼 Top view 坦言,这个数字存在水份。“有可能几十万台都不到。”要知道,京东在家电3C领域可以闹闹把控着第一流量入口的,那么其他小玩家可想而知。
智能音箱竞争的本质到底是什么?
在讨论智能音箱竞争的本质中,我们必须回归到前面的问题,即巨头们的那些共性背后逻辑究竟在哪?
首先,平台型企业要做的是无疑是平台属性,目前看来,智能音箱的大玩家都将舆论引向抢占智能家居的入口,从这个角度来看,巨头们真正的逻辑在于提早布局,完成对数据的收割,对于语音人机交互、物联网入口来说,数据样本是未来核心竞争的关键,要有足够大的样本才能为语音交互提供深度学习的土壤。
其次,是通过这样一个试验性产品进行数据的采集,从而对智能家居的深度化场景的挖掘,正如前文说所的,这些头部玩家都有一个共性就是云计算业务,而未来的物联网行业一定是基于大数据与云计算的,而其推出智能音箱的另一个逻辑是对物联网云计算领域的基础布局与环境的测试与模拟。
尤其在物联网时代,云计算无疑是重要的支撑,要真正实现万物物联,除了语音人机交互,更重要的是将来每个物体都有可能存在自己的识别标志,随着设备的不断增多,设备运行过程中所产生的数据呈几何级增长,形成巨量数据,与此同时这些徐菊都需要传输到后台系统进行逻辑处理,不同程度级别的数据,各类行业数据皆需要强大的系统后盾支撑,只能通过云计算来实现。
免责声明:科技狗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yzl_300@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