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过六成的14岁儿童的父母表示孩子懂得更多的上网技能。儿童的数字化技能超过父母,加上父母与孩子之间对上网的态度和关系有隔阂,“数字代沟”现象凸显,即随着数字技术的普及,家长和孩子围绕数字技术使用产生的能力差异,从而在认识态度、价值观念、兴趣爱好等方面产生了越来越深的心理隔阂,甚至对抗。
中国儿童触网低龄化趋势明显
《报告》显示,平均有超过29.1%的学龄前儿童(3-6岁)每天使用网络的时间在30分钟以上,此后,随着年龄的增长,网络使用时间逐渐增加,到了14岁,已有60.8%的儿童网络使用时间超过30分钟。
娱乐是儿童使用网络的主要目的。除了娱乐,低龄儿童也开始尝试网上社交、发布信息、网络消费。8.5% 的7岁儿童进行过网购;16.7% 的7岁儿童在网上发布图片、视频或文字;甚至有4.1% 的7岁儿童表示开始拥有自己的粉丝。
儿童使用社交媒体的时间也越来越早。引人注意的是低龄儿童微信的接触率,较以往调查有显著提升。5-9岁微信比QQ拥有更多的接触。9岁时儿童微信的接触率已达到 23.5%,超过QQ的 20.6%接触率。10岁时,QQ接触率达到 37.4%,正式超过微信 36.0%,自此之后,QQ成为少年儿童第一社交媒体。
到14岁,儿童每天上网时间超过30分钟的达到 60.8%,研究网络游戏的达到60%,有网购行为的达到57.5%;主动加网友的达到68.9%;在网上发布内容的达到69.7%。社交媒体的使用率很高,QQ达到84.7%,微信达到59.9%。拥有粉丝33.3%,网上追星,和偶像明星网上交流的达到26.0%。
儿童数字化能力超越父母 在线风险受关注
调研显示,在8种网络关键行为上,14岁儿童在与其父母的对比中,儿童全面超越他们的家长。
《报告》还指出,幼儿园3-6岁、小学中年级9-10岁和初中13-14岁是00后数字化成长最为显著的关键期,并将这三个阶段分别命名为小玩家、小用户和小创客。
相较于儿童的媒介使用能力不断攀升,父母在媒介使用行为上存在停滞和固化现象。数据显示,在上网知识方面,有43.6%的14岁儿童表示自己懂得多,63%的14岁儿童的爸妈表示孩子懂得多。
儿童的数字化技能超过父母,加上父母与孩子在数字媒介方面的态度不同和观念差异,亲子沟通难度增加,进一步加深了数字代沟现象。数字代沟恶化了亲子关系,既不利于儿童充分利用数字机遇获得更大的发展,又加剧了儿童在线风险,使之受到更多伤害。
比如:目前儿童的网络安全意识普遍不高,升入初中后,儿童探索意识和自主意识增加,但网络安全举措反倒下降了。面对网络攻击,不知道如何正确应对。自控力弱,易上网成瘾依然困绕着儿童。网络时代的亲子关系状况不佳,儿童网络行为缺乏必要的关注支持。
对此,张海波向广大家长们提出如下建议:
一是家长要及时了解孩子的屏幕前的上网行为状况,清楚自己孩子的“数字轨迹”,只有了解孩子上网做了什么,遇到了哪些问题,才能及时引导教育;
二是家长要及早培养孩子的网络安全意识,了解相关知识和法规,并且培养孩子的自控力、辨别力,要通过约定的方式和孩子制定上网行为的规则,让孩子养成健康文明的上网习惯;
三是根据孩子成长的不同阶段,调整自己教育方式,对低年龄(10岁以下)及早建立习惯和规则 ,对高年龄段的孩子,要主动沟通、交流;保持良好的亲子关系。
四是家长要在科技日新月异,家长和孩子一起学习的“共喻时代”,加强自身的学习,跟上科技发展的最新脚步,及时了解潮流文化,不被孩子反超。
马化腾曾经说过,“对于孩子来说,父母亲耐心的陪伴呵护与科学的教育引导,是他们既对现实与虚拟世界保持好奇、不断探索,又能够人格独立、身心健康、快乐成长的重要因素。”
无论是青少年、家长、学校还是全社会,都有必要去了解并正视“数字代沟” 问题 。应对数字代沟、保护数字时代的儿童权益值得受到全社会各更多的关注。未来,腾讯将继续推动政府、企业、学界和社会组织在儿童网络保护上的多部门联动,同时也将深入挖掘网络给儿童成长带来的积极效用。
免责声明:科技狗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yzl_300@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