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新兴 > 智能汽车>正文
  • GCP硅谷专家咨询:Intel架构师解读自动驾驶四大关键技术

  • 来源: 盖世汽车 2017-11-27 10:30:54
  •   随着自动驾驶逐渐在各个产业链环节形成规模,头部企业的相对优势将愈发明显。来自Intel的架构师认为,人工智能、大数据、模拟测试和功能安全设计这四大技术将是决定竞争成败的关键因素。

      近日,GCP硅谷专家咨询邀请来自英特尔的两位架构师,解读自动驾驶的技术支柱、决定技术成败的关键细节以及英特尔在自动驾驶方面的部分进展。亿欧智库对分享内容进行了简要整理。

      从下面的自动驾驶产业图谱可以看出,目前该产业生态初具规模,在不同供应链环节已有一批企业形成竞争优势,跨产业链整合正成为业内玩家继续扩大优势的策略。以英特尔为例,在继续提供芯片方案的同时,安全设计和5G通信也被纳入到业务当中;Waymo自研完整的自动驾驶解决方案,激光雷达也囊括其中。

      回归到技术层面,嘉宾认为,依据和客户接触以及工作的感受,影响自动驾驶能否成功,形成相对优势需要四大关键技术作为支柱:人工智能、大数据、模拟和测试、功能安全设计。从自动驾驶的1级到5级,对以上技术的依赖和要求度将显著提高。

      自动驾驶的智能模块

      在自动驾驶的智能模块,可以大体分为两部分:感知系统和环境模型、驾驶策略和路径选择。

      前者在业界内更被熟知,参与者也相对更多。在利用图像、影像样本进行训练的过程中,神经网络能够发现其中物体的某些特征,通过自我学习实现目标识别。以激光雷达、摄像头等传感器为载体,装载有智能识别的传感器系统使自动驾驶汽车有了“眼睛”。此外,定位系统和高清地图能够与传感器识别结果互相印证,提升感知准确性。多目标跟踪的技术能够跟踪多个目标在一段时间的动作轨迹,解决了感知动态物体的问题。

      驾驶策略和路径选择的模块相对门槛更高。系统需要自我规划全局优化的路径,对周边行人和车辆的行为进行判断,据此在可驾驶范围内完成驾驶行为,并能够应付反常现象和紧急情况。

      大数据的采集和计算

      总的来说,数据的采集、计算和训练是相当费时费力费钱的工作,会给多个研发环节带来冲击,包括自动驾驶数据的录入和存储、数据标注和检索、模型训练,甚至会影响到整个研发模式的进行。

      要形成准确性达到上路标准的深度学习模型,需要大量的训练数据和准确标注的训练目标。如果以500万英里的数据需求量和汽车35迈的速度为标准,一辆车要不间断地采集数据49年,或者说50辆车采集数据一整年。硬件方面,数据的采集要满足日后各种各样的算法研发需求,所以采集车应配备最好的传感器。存储和传输方面,一般采样车记录的数据每小时能达到7-15TB(1TB=1024GB),50辆车采集一个月总共将有56PB(1PB=1024TB)空间。更形象一些的话,3个月的数据量需要有两个篮球场大小的场地来存放数据存储硬盘和电源,这样量级的数据要完成拷贝就要花费几天时间。

      数据的标注、检索和训练时间同样很长,都严重拖延了研发进度,这是当前自动驾驶研发面临最为严峻的问题之一。不过行业内部对此少有关注。

      细节决定成败-模拟驾驶

      据估测,自动驾驶汽车需要完成2.75亿英里的测试路程才能证明它对于人类而言足够安全。而模拟驾驶成为路测之外最好的补充手段,能够检验算法在各种人为模拟环境中的表现,减少对实况数据的依赖。

      工程师通过变化模拟场景中各个因素的参数,能够突破实际路测场景固定的样本限制,显著提高数据量。还能模拟传感器在老化、失灵等等情况下汽车可能出现的问题,如何处理事故,以及容错系统(指某个子系统坏掉之后其他系统该如何反应)的表现。模拟驾驶为自动驾驶系统每个细节的安全性、可靠性提供了测试机会,一个公司在这方面的投入度将可能决定其成败。

      设计决定成败——汽车安全完整性(ASIL)

      功能安全是衡量自动驾驶容错性能的指标。ISO26262(针对汽车中特定的电气器件、电子设备、可编程电子器件指定的国际性安全标准)给系统安全的分析和设计提供了标准。其中ASIL等级(Automotive Safety Integration Level,汽车安全完整性等级)用来对系统进行危害分析和风险评估,是验证自动驾驶安全性的重要考核标准。ASIL等级划分依据严重度、暴露率可控性三个维度确定,其中D代表最高等级(最危险),A代表最低等级,QM代表质量管理(按照质量管理体系开发系统或功能就足够,无需考虑安全设计)。

     2    1 2 下一页 尾页

    免责声明:科技狗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yzl_300@126.com

    延伸阅读:

  • 图雅诺新能源驱动未来 第一品牌构建最强VAN类
  • 引领产业变革 宇通开启中国新能源轻卡3.0时代
  • 深度解析1100万辆背后的“福田速度”
  • 图雅诺新能源驱动未来 第一品牌构建最强VAN类
  • 节油合规轻拉快跑这款轻卡,行业大咖替你试过了
  • 助力企业品牌营销,10台奥铃大篷车交付江苏金彭
  • 国际品质,行业首选,福田拓陆者上榜行业采购“钉
  • 开出“双碳”加速度!未势能源配套长征氢能重卡
  • Waymo无人车报告:通往自动驾驶之路
  • 新车新路新体验,极品飞车在线移动版更新内容抢先看
  • 自动驾驶出租车可行性研究报告:2020年能成真吗
  • 5块4K显示器!索尼黑科技无人车亮相:不开灯能走夜路
  • 新能源车贬值率惊人:百万特斯拉开三年仅卖30万
  • 无人驾驶处商业化前夜 128种职业面临被淘汰
  • 解读新能源汽车市场,产能和监管都有怎样现状?
  • 福田奥铃EV纯电动超级轻卡获吉尔吉斯斯坦总统高度
  • 主编推荐 ...
  • 东来也孙道军:不是每一只国潮鹅,都可以叫“鹅小天”...

  • TCL携智慧科技产品重磅亮相,UDE成“最佳Show场”...

  • 美的洗衣机与联合利华达成战略合作 共领未来家庭洗护新生...

  • 今日焦点
    滚动新闻 ...
    新闻排行 ...
    关于我们 |   科技狗简介 |   法律声明 |   广告刊例 |   联系我们
    © 2014-2020 科技狗版权所有   E-mail:yzl_300@126.com
    科技狗 |  techdog.cn  |   粤ICP备202007686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