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软件能力
安波福的业务既包括硬件也包括软件,但是未来安波福会在软件算法上投入更大。王展表示,开发车辆平台的投入中,60%到70%是用于软件算法等计算机相关方面。
具体到上海大区(包括苏州),会有很多以软件开发为主的自动驾驶研发,针对信息娱乐、用户体验、互联的再投入。明年6月30日开始营运苏州研发中心,未来很多的增量都是会以软件为主。
除了组建自己的软件团队,并购与合作也是安波福用来补充软件能力的方式。
几个月前,安波福以4.5亿美金的价格,收购了一家做自动驾驶和共享出行的初创公司nuTonomy。收购nuTonomy可以带来不同的技术方案和IP。安波福原有的自动驾驶软件采用的是Ottomatika,王展提到 Ottomatika跟nuTonomy的技术路径不同,可以互为补充。同时nuTonomy大概有100个员工,其中有70个科学家,收购了以后安波福拥有了将近180人左右的科学家专门做L5自动驾驶。
同时对于整个smart architecture,安波福找了很多软件方面的合作伙伴。比如未来自动驾驶的软件平台会以QNX系统为基础来开发设计,安波福还与两家以色列公司Valens、otonomo展开了合作,前者专注于传输速度,后者专注于大数据归类。
两条腿走路
在安波福的业务规划里,自动驾驶是最主要的一条业务线。在亚太地区,安波福自动驾驶角度的业务会考虑行业中的两条路线展开:
一条是通过传统的主机厂,包括新型的电动车厂的主动安全和L3自动驾驶需求落地,这里的L3自动驾驶主要指高速公路60公里/小时的L3自动驾驶,时间点会在2020年;
另一条是针对L4\L5的智慧出行提供解决方案,会在2022年左右,全自动驾驶会率先在共享出行领域普及,随后再扩展到个人乘用车领域。
目前来讲,安波福的主要客户仍然是主机厂。无论是驾驶辅助还是L3自动驾驶,安波福提供的是交钥匙方案,王展提到一位合作伙伴是长城WEY,同时他还分享了一组数字:“行业内主动安全业务的营业收入年增长率为50%,这是非常让人激动的一项业务。”
在L4\L5自动驾驶方面,安波福与Mobileye、Intel合作推出了一款自动驾驶平台——中央传感定位与规划系统(CSLP)平台,支持扩展升级,可以满足L4、L5的功能需要,2019年完全开发成熟,可向主机厂供货。
据王展介绍,目前阶段CSLP更多采用AMoD智能驾驶、共享车辆这个商业模式。到2019年,CSLP 会以AMoD商业模式在新加坡的试验园区正式运行。
车云小结
拆分之后的安波福延续了德尔福的资源和基础,同时也在形成自己的新产品,用兼并与合作的形式来完善自己的业务。据透露,2018年1月份安波福会推出包含更加成熟技术的AmoD,应该会是安波福以新身份带来的第一个产品。
免责声明:科技狗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yzl_300@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