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震:世丽 总提到的几个领域,远程医疗,汽车制造,这已经有实际的例子了,我们希望有更多低成本以及在企业当中的应用。
陈世丽:根据我的判断,AR智能眼镜从B端到C端,还需要一段很长的路。第一:智能眼睛佩戴的舒适与体验感不好。第二:智能眼镜是戴在头上,每个人的头大小不同,喜欢的颜色不同。智能眼镜与手机不同可以直接拿在手上。第三:智能眼镜到C端个人时到底如何用等还需要继续打磨。
艾幍:我认同三位的说法,因为我们公司也是做这种研发型的AR公司,所以我想从我的角度来讲一下我对C端市场和B端市场的思考。我觉得做眼镜做不小的时候,C端市场就起不来。做B端,我们也在铺B端的问题,我们也跟大家先尝试C,C没有又尝试B。B现在有两个问题,小AR是提供文本信息等,在工业方面是很好铺。当大AR的时候,要把一个虚拟的三维图象叠加在上面,这第一个问题交互不好,第二个体验不好。确认、展开,收回这样指令式的手势识别,而不是交互的手势识别。我觉得现在要去做B端大VR的应用的话,交互要抓紧。第二个是互动。互动就是多人完成。一个工厂所有的设备要有一个数字模型的卵生体,通过传感器真实的设备的状况就实时的反映在数字设备上,要做这样东西的时候,我们也想做,但是发现一个问题现在的眼镜只能一个人看,包括旅游,包括夜总会只能一个人撒钱,交互和互动要抓起来。比如把设备的爆炸图指出来,你戴眼镜也要看到我指的部分,这样才可以用得起来。
管震:因为肢体语言这种感知的技术不断的进步,微软云上面会看到一个手势的识别,这个技术很快就可以应用在生产领域。交互是现在也不太能打通的一条路,非常大阻碍了2C市场的路。我跟江苏台说能不能搞一个虚拟的非诚勿扰,大家觉得很好但是实现起来非常困难,这个方面一方面在博弈。我想问一下于总硬件技术也要支持,眼镜能不能做好,跟技术非常有关系。从您的观点来看,硬件角度来看这个产业,您觉得未来在硬件领域您怎么看,怎么可以快速帮助眼镜或者是非眼镜在房间里面的场景也好快速的落地。
于广久:任何一个技术的演进都是逐步走过来的,今天中兴的李总也讲了整个通讯行业从1G、2G到3G、4G到将来的5G,我觉得现在这个VR/AR设备还是先从To B 再到To C,这个产业也有一个成本下降的过程,而且技术和工艺在不断的创新。比如VR设备,可以在Client端进行初步的计算以后,通过通讯把数据传到远端,不管是4G或者是5G的传输,利用Sever端强大的计算能力,不管是CPU、GPU,还是TPU,在云端的计算能力会很强大,这样的话,有很多应用场景可以通过近端和远端协同计算的方式来解决。
管震:谢谢四位嘉宾。四位嘉宾分别来自于我们可穿戴设备研究院的,智能硬件领域,还有来自于硬件最大体量的公司,还有来自于VR的媒体,有来自于在VR、AR行业里面的资深人士。有什么问题吗?
现场提问:我想问一下李总,我们知道intel在PC时代计算能力主要集中在计算端,更多是基于移动计算,在这一块高通占领了很大的市场份额,前一段时间也听说,intel想在移动端做一些布局,我想知道intel有没有很明确的想法?
于广久:谢谢您的问题! 但是因为我不能代表公司很多问题(我们公司有专门的市场部的同事负责回答),我只能代表我个人来谈谈看法。现在我们公司对人工智能的投入是非常大,从服务器到个人计算,从机器视觉到5G,包括在自动驾驶的领域也做了很多的投入,但是在国内没有做很多的宣传。关于和竞争对手,我不方便多谈,我只能说intel在不断前进,在Sever端和Client端的计算能力也是在不断的演进,CPU从第七代到最新的第八代,计算能力是越来越强。
管震:intel在这方面的沉淀是不用质疑的。
提问:大家好!我信问一下艾总,刚才听到你提到了Steve Mann是一个有艺术细胞的人,这个是我非常感兴趣的点,你能不能分享一下有成功和B端合作并且把物理性结合的案例分享一下吗?
艾幍:具体和哪个公司合作,我学一下前辈的套路,私下聊。现在的应用是传统的AR是在干嘛,去年大家在干嘛,AR这个东西长时间体验包括VR也是,长时间不行,短时间是可以的。所以现在会把AR拿来做营销,因为这个东西很酷炫。其实做营销关键是抓媒介,AR的媒介就是这样的东西,杂七杂八的东西,营销是把媒介的东西变成本身,媒介就是产品。AR做营销我们是以这样的思考在做。另外一些案例包括刚才说到数字卵生的东西,也在推。SDR现在分两个方向在做,一个是SDR作为一个算法和方案卖给有工程能力的公司,一个一个项目和做。另外,SDR当作是基础技术,如果要真正推起来的话还是应该芯片化,所以研究院这边也在找能跟我们一起能做芯片的公司,目前已经找到几有意向的合作伙伴,目前在聊。
免责声明:科技狗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yzl_300@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