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这样的情况,去运营飞凡的新版本,究竟有多少用户会买单,真的很难说。
消费回归线下,飞凡还有多少机会?
飞凡为线下商场提供服务的规划,有两个重要重要的问题跨不过去。一个是精品购物指南这件事,已经有不少互联网公司在做这块业务,并且做得也不差,飞凡能做的比他们更好吗?要知道,在不同的细分领域,面向同样的中高端人群,已经有不少玩家在做精品资讯+会员运营的事了,餐饮推荐有ENJOY,玩乐推荐有YHOUSE等。都已经在业内做得不错了。如果飞凡觉得它们只专注于细分领域,那么,如果已经打通了商场资源的美团、口碑等公司要进入这个市场做一样的业务呢?
还有一个问题是,年轻人中宅文化当前,怎么就能保障飞凡模式就能够减少电商对实体经济的冲击?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这几年整体消费电商化的趋势其实还是在加剧的,门店客流下滑已经是常态。中国已经是世界上电子商务最发达的国家,今年6月艾瑞咨询发布的《2017年中国网络经济报告》显示,去年中国网络经济营收规模达到14707亿元,同比增长28.5%。其中,电商营收规模8946.2亿元,占比超过60%。
另一个数据显示,预计到2020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接近48万亿元,年均增长10%左右;电子商务交易规模达到43.8万亿元,年均增长15%左右,其中网上零售额达到9.6万亿元,年均增长20%左右。就连一直不愿意在网上平台开店的宜家,现在也已经放弃了几十年的立场,彻底转变销售策略,将与第三方线上零售平台合作了。
电商购物,今年双十一的海外件,都已经能够做到当日达。每日优鲜的生鲜已经能够做到1-2小时内送到。在物流效率不断提升,电商购物和线下购物的差距越来越小的情况下,电商购物和商场购物之间,年轻人大多数会选择电商。实体的商场现在也在逐渐转型,未来可能做的更多的功能是一种体验店式的服务,成为品牌线下的一个触点。商场未来的方向,可能更多的是吃和玩等需要体验式的消费。
这些问题对于被内部员工吐槽“国企”做派的飞凡来说,不管是源于竞争对手的打击,还是自身的企业基因,在大数据精细化运营上都并不占优势,要实现通过自身平台让用户回归线下,并不容易,很可能和之前的电商业务一样,到最后无奈再次转型。
文/于斌
2 首页 上一页 1 2
本文链接:http://www.cbmag.cn/e/action/ShowInfo.php?classid=3&id=5917
转载请保留此链接!
★扫一扫关注中国商业期刊网
免责声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中国商业期刊网”的稿件,其版权属于中国商业期刊网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中国商业期刊网”。其他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新闻纠错 cbmag@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