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永浩终于成了自己曾经最讨厌的那类人了么?「不能为了不一样而不一样,而是为了做的更好。」那次发布会上,罗永浩的解释在现在看来有些苍白。后来的几次露面里,他都提到,M1/M1L 一度是自己最受欢迎的的孩子,却不是最喜欢的那个。
言语中难掩的是自己为销量和市场做出的妥协。但这次妥协,成为了锤子和老罗「蹲下,再重新起跳」的转折点。
Smartisan M1 与 M1L 积累的量变,终于随着坚果 Pro 的发布为锤子带来了质变。
2017 年 5 月,锤子发布坚果 Pro,从「好看的手机」、「好手机」到「好卖的手机」,「企业家」罗永浩似乎终于找到了自己擅长的方式:One Step、Big Bang、闪念胶囊,锤子开始将方向从应用层转向系统层,在 Smartisan OS 的迭代中,他们逐渐意识到,提高「效率」比提高「愉悦的感受」更重要。
坚果 Pro 发布后的市场效果,让罗永浩终于可以扬眉吐气:「说一个没水分的数字,由于坚果 Pro 走得非常好,我们这轮的融资大概是 10 亿左右的规模。没意外的话,从秋天开始,我们手里会有大约 19 个亿的运作现金。这意味着我们从明年开始会像一个正规的手机厂商一样,以高、中、低三个段位,每年推出 5-6 款产品。」
自那之后的几个月里,市场上出现了越来越多关于锤子的利好消息。
2017 年 11 月前后,坚果 Pro2发布会后,这家公司捷报频传:双十一当天,锤子在京东的手机销量品牌排行榜上成为仅次于苹果、华为的手机品牌;紧接着,锤子总公司宣布迁到成都,甚至,罗永浩自己也终于购置了人生中「第一套房子」……
锤子科技成立五年了。到了 2017 年,市场上传来的好消息远远多于坏消息,这还是第一次。以上种种迹象表明,锤子渐渐走上了「正轨」。这也让罗永浩终于在11 月发布会后有底气的说出这句话:「除非天灾人祸,95% 以上能够实现盈利。」。
「如果一个创始人不想让公司倒闭,他总有办法。」度过危机后再风轻云淡的说出这句话时,罗永浩内心应该起了波澜。2017 年,陷入低谷的罗永浩和锤子科技经历生死,他又挺过来了。
创业维艰:成长和蜕变
2017 年元旦前后,有人根据网上的各种分析数据,为罗永浩颁发了「中国科技行业最具影响力企业家」的奖项。「我是排名第一的,甚至排在 BAT 前面,」这让罗永浩感到惭愧,他觉得自己「破坏了这个行业的风气。」
「在企业界,一般来讲排名和影响力基本上是按赚钱能力来的,我也觉得这是企业界最让我喜欢的地方,它是干净、利落、清晰、逻辑非常简单的。」
或许颁奖者是无意,但这个奖项恰好说明了罗永浩的特殊之处:锤子科技至今还是一家市场影响力远大于真正实力的公司。创始人的敏感、骄傲和少年心气,从第一天起就完整注入进了公司的产品基因和管理基因,这让锤子科技的优点和缺点一样突出,也让它在这个「干净、利落」,并且异常「残酷」的商业世界里一度难以自处。
所以,关于锤子这场 2016 年突然触底的危机,不安的种子一早就埋下了。
在公司成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罗永浩都是一位事无巨细的独裁型管理者,当他性格中的完美主义体现在产品上时,一定能为粉丝和用户带来惊喜;但对一家公司来说,对「细节」的过分执着,却会在效率和进度上成为负累。很多时候,他很难「相信」身边的人,更无法安心「抓大放小」。
但这种性格和管理方式是与商业逻辑相悖的。罗永浩曾经自嘲「战略上懒惰」,但「创意过剩」,他后来承认,锤子的 OS 一度在那些「貌似没用的地方投入太多热情和精力」。「有些奇技淫巧的东西,我们花了 50% 左右的精力,或许会让一小群核心人群为之感到着迷感动,但相应的也掩饰了我们在实用性那方面做的成绩。」
思维上的局限性,再加上一点「欠佳的运气」,多种因素交叉,导致锤子在过去不得不面对包括产能、价格、产品线等诸多问题。这让锤子一度走的非常坎坷。
不过,经历过最开始「趾高气扬」的两年后,罗永浩几乎没有停止过「反思」和自我修正。现在的罗永浩很少在外人面前流露出咄咄逼人的锋芒,他安静了不少,表现出对手机行业的谦卑:「锤子到现在为止都没上牌桌,只是一个新秀。」
免责声明:科技狗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yzl_300@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