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说法在徐正这里得到了印证,此前接受《风眼》记者采访时,他将办公室的场景视为到家场景之后的第二场景,“是我们未来一段时间最重要的战略发力点。”在最初给徐正提出做无人货架的建议时,华创资本管理合伙人吴海燕回忆,“当时大家觉得很兴奋,各方面都有增强的意义,怎么想怎么对,这个事应该干。”
全国将近1000个的前置仓,让每日优鲜在无人货架项目上天然具备了一大优势,李漾说,“我不需要重构供应链,我可以撒开腿,疯狂得去做拓展。”截至12月6日,每日优鲜便利购给到的最新数据是,已在北京、上海等10个城市完成近万个优质(百人以上)点位拓展,单点销售额约150-200元。
▲每日优鲜四种无人货柜:冷藏柜、热柜、普通货架、冷冻柜
顺丰丰e足食的团队告诉《风眼》记者,自11月20日正式在深圳投入运营,他们在一周时间内,铺设点位覆盖了深圳区所有区域,很快突破1000个点,同时已经在全国十几个城市组建核心团队,将很快在全国复制。
而在京东到家Go的项目负责人江军眼中,优质的供应链和高效的物流补货是京东到家切入无人货架市场的两项天然优势,他认为,这场战争中,选取优质的点位最为重要,当点位数达到一定规模的时候,京东到家Go也有可能和其坐拥的7万多家线下商超资源进行深度协同。
作为京东到家“全场景消费”战略中的一环,京东到家Go目前将集中在办公室进行铺设,未来的布置场景将会布局在楼道、电梯口、社区、商场、加油站、娱乐场所等开放空间,考虑到开放空间的耗损问题,京东到家的无人货架在9月推出,又在两个月后宣布升级至第二代,后者则是与京东AI以及大数据部共同研发的智能货柜。
▲京东到家Go
乱象总是与疯狂的竞争的相生相伴。在和一些无人货架地推人员的沟通中,他们告诉《风眼》记者,一些竞对的地推会主动找到他们,希望花钱买下其手中淘汰掉的点位,这些通常是被验证过是低质量的、或者覆盖员工人数较少的点位,对经营没有太大的正向作用,唯一的好处是可以帮助他们完成绩效,快速增长点位的数量。
七只考拉创始人文朝晖谈到他们对于一些低质量点位的处理,比如到达一定的丢失率,他们会主动撤架,关于同行对货品丢了就丢了的做法,文朝晖不作评价,“但我们没有那么多钱去丢。”
除了卖货,我们应该怎么去理解无人货架?
文朝晖拒绝外界给公司贴的“办公室无人货架”的标签,他更愿意将七只考拉定位成一个做“近场零售”的公司,解决用户100米以内的消费需求,并让用户的消费需求能在3s内被满足。基于这样的考虑,他和他的团队更多思考的是把货物和产品通过什么样的介质投到对应的场景里,这个场景,可能是封闭的、半开放的、开放的。
这一观点和猩便利类似,司江华说,猩便利更多考虑的是怎样以最小颗粒度渗透到用户的身边。“对猩便利来讲,看上去我们在做无人便利架、智能自助便利店,实际上我们打造的是围绕白领生活500米、15分钟生活圈的即时消费平台。未来某一天,我们也可能放弃便利店和便利架,但我们围绕白领生活500米15分钟的生活是不会改变的,这是核心的底层逻辑。”
如果说七只考拉和猩便利把无人货架业务当成是受众近场消费生态的一块拼图,那么对于小e微店和果小美等玩家来说,无人货架更像是一把流量刺刀。
▲七只考拉无人货架/柜
阎利珉将无人货架称为果小美的“杀手级应用”,流量价值远远高于卖货。当成为流量入口之后,接下来可以做些什么?阎利珉说,“首先它可以是一个果小美的聚划算,我们可以销售B端产品和云端服务;第二它是办公室的拼多多,是熟人之间相互拉人很好的场景。”
36氪曾分析无人货架和分众传媒讲的其实是一个故事。事实上,相比较分众传媒主要在电梯里,信息触达短暂而固定,无人货架这种深入到用户办公区域10米范围内的产品,信息触达频率远远高于分众。
免责声明:科技狗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yzl_300@126.com